硅谷 VC a16z 宣布完成了两只新基金的募资,分别为 13 亿美金的第七只基金 Fund VII,以及 32 亿美金的第二只成长基金 Growth II,这样其总管理规模达到了 165 亿美金。
作为一只新基金代表,a16z 成立时间并不长,2009 年成立到现在也才 11 年时间,但给这个行业带来的影响还是不小。
无论是其大幅提高估值抢夺项目的风格,对投后能力的大肆投入,还是在内容品牌的强势输出,都给 VC 这个行业带来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根据官方博客的信息,Fund VII 主要投资于消费、企业以及金融服务 3 大领域,主要针对于种子和早期阶段,由 7 位投资合伙人负责。
而第二只成长基金 Growth II 会投资所有 a16z 关注的核心垂直领域,包括消费、企业、金融科技、生物和加密领域,由 3 位投资合伙人和所有早期投资合伙人共同负责。
a16z 这几年在整个 VC 领域的布局在加速,可谓是全领域全阶段加持,一如既往的走平台化 VC 方向发展。
在 1 年半以前,a16z 刚募集了一只 20 亿美元的后期基金,和一只 7.4 亿美金的早期基金。
今年 4 月份的时候,还完成了一只 5.15 亿美元的第二只加密基金,以及 7.5 亿美元的专注于生物技术与医疗保健的第三只基金。
除此之外,a16z 在上个月还推出了一个 TxO(Talent x Opportunity Initiative )加速器,这个加速器主要针对所有与文化相关的领域,运作模式比较类似 YC(Y Combinator),以 10 万美金换取 7%的股权。
但不同的地方在于,a16z 不会从这些公司的收益中获取任何利益,换取的那一部分股权产生的回报会直接返还给基金,继续拿去支持新的项目。根据官网公布的数据,目前这个加速器已经投资了 7 个项目。
从这些布局可以感受到,a16z 跟 Benchmark 等机构走的基本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路线,同时这两家也经常相互抢夺明星项目,比方说前段时间对 Clubhouse 的抢夺,最终 a16z 以近 1 亿美金的估值获胜。而最近对 Popshop 这款直播带货产品的抢夺中,Benchmark 则以 1 亿美金的估值获得了胜利,双方算是打了个平手。
这种对明星项目的争抢在 VC 行业也比较常见,毕竟明星项目最后能带来的大回报的概率也比较大,比方说之前 a16z 和 Benchmark 争夺对 Github 的投资,最终 a16z 开出了当年最高的价格 1 亿美金投了 Github,后来 Github 以 75 亿美金卖给微软后,a16z 在这个项目上就赚了 10 亿美金。
除了路线不同,互相抢夺项目,我发现 a16z 的市场策略也比较有意思,你 Benchmark 反对的,我 a16z 就要支持,比方说 Benchmark 支持对一些表现不好的 CEO 进行更换,a16z 就说我们要想办法去培养 CEO 而不是更换;Benchmark 说 SPAC 怎么怎么的好,a16z 就一定要出来为传统的 IPO 辩护;Benchmark 说不需要过多的投后,a16z 就不断加码投后服务等等。当然这可能更多是一种市场策略,实际过程中没有那么的黑白分明。
2015 年我在硅谷拜访 a16z 时,曾与其管理合伙人 Scott Kupor(类似于 COO)做过一个对话,就他们如何做投后服务、对中国市场的布局以及如何看待互联网泡沫的话题简单聊了一下。
当时 Scott 说 a16z 的投后主要在做三件事:
1、为他们找伙伴。可以是大公司,也可以是 a16z 投资过的其他公司;可以是公司高管,也可以是媒体人。充分利用 a16z的品牌和媒体渠道来发掘出不同公司间的联系,使之意识到现代科技对公司发展的影响;
2、将他们介绍给更广大的消费者群体,以获得更多人脉和资源;
3、“咨询”,向他们分享 a16z 的经验。a16z 的团队成员都曾在不同公司的不同岗位上工作过,可以针对被投资公司的特定需求输送有丰富经验的员工。
应该说这些事情也是目前大多数 VC 都在做的事情,不过 a16z 可能是投入最大的一个 VC 之一,当时其投后人员占到了差不多 60%左右。
虽然很多人也觉得 VC 提供的投后服务价值有限,认为真正优秀的创业者基本不需要这些,导致很多 VC 的投后经常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但至少在 a16z 看来,这些服务对于其整体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做平台型 VC 看起来都挺受市场追捧的,至少从 LP 对平台型基金的支持就能看出。近期国内多家 VC 也都募了不少钱,高瓴红杉不必说,新生代基金源码的管理规模已经达到了 15 亿美金和 88 亿人民币,启明创投宣布完成了一只 12 亿美金的基金募集,算是目前募集规模最大的单只基金之一了,改名五源资本的晨兴资本也调整了策略走平台化发展。
不过国外仍然有大量优秀的 VC 在坚持专业化小规模路线,Benchmark 自不必说,USV、The First Round 以及像定位于特定领域的 Ribbit Capital 等大量 VC,都在坚持自己的方向。市场无绝对,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但市场的长期发展趋势,也是无法忽视的。
延伸阅读:1.VC 行业的分化与未来2.打造 Fintech 领域的 Benchmark3.刘芹:VC的影响在无限扩大,你怎么能小呢?4.硅谷顶级VC争抢的社交项目
本文来自投资实习所,经授权后发布,本文观点不代表星空财经BlockGlobe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