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的愿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在数字经济时代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轮廓。
[摘要]据Eastland统计,阿里在过往12个季度云计算业务总亏损达到24.9亿元,其中有10个亿为2018年前三个季度期内。
时代周报记者 王州婷 发自北京
阿里的愿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在数字经济时代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轮廓。
11月26日,阿里集团CEO张勇发出全员公开信。一向不囿于既有之地的阿里,正在加速组织裂变:阿里云升级为阿里云智能,加强技术、智能互联网的投入和建设;天猫升级和裂变为大天猫,为未来5年到10年的发展奠定组织基础和充实领导力量,全力打造阿里商业操作系统。
在这轮升级中,阿里期待挣脱惯性,保持组织上升的动力。而在这场面向未来的排兵布阵后,直接向张勇汇报的中高层“话事人”将达到30多位,权力进一步向张勇聚拢。张勇的“嫡系”天猫和新零售的地位也再次提升,这标志着阿里正在进入张勇时代。
未来的阿里,想要圈住越来越多的用户和消费场景,赋能更多的商家,将人、货、场融于一体。张勇顺势勾勒了这番图景:从实物电商到数字电商(大文娱)、到新零售和本地生活服务,阿里要打造一个相互协同、不断扩张的“数字经济体”;同时不断完善金融、物流和云计算等基础设施,为这个经济体提供越来越强大的“阿里商业操作系统”。
“自今年10月腾讯调整架构后,阿里、华为等科技巨头企业参与的‘toB’战役已经走向公开化。” 互联网资深分析师丁道师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互联网竞争的焦点正式进入下半场的产业数字化赛道。
新使命
在张勇于10月31日发布的2018致股东信中,他认为,阿里巴巴集团服务全球超过6亿消费者,满足其跨场景的不同需求,同时更在形成一个独特的帮助企业完成数字化的基础设施建设的使命,这一基础设施正是“阿里巴巴商业操作系统”。
从阿里巴巴此次的组织调整方案中来看,此次调整后,阿里云将全面结合阿里巴巴过去几年实施中台战略过程中构建的智能化能力,包括机器智能计算平台、算法能力、数据库、基础技术构架平台、调度平台等核心能力,向全社会开放,为全社会服务;此外,隶属于阿里云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则进入集团创新业务事业群,由张勇直接指挥;而裂变为“两群一部”的大天猫平台将在超市及进出口业务方面,加码新零售的线上线下融合。
这意味着,阿里巴巴在为整个商业社会构建“商业操作系统”的宏图下,正将曾助力阿里突围“IOE”成本“生死”关卡的阿里云,以及脱胎于淘宝网、作为连接品牌商家的天猫,分别构架为商业操作系统的底层基础设施和前端,加速扎入数字化经济时代。
事实上,早在阿里云于2009年成立之初,马云就曾预见性地发现,云计算的价值比一开始想象的要大得多。“云计算系统可以制造出一种具有极强弹性的计算力,一方面可以为阿里巴巴添置家当,另一方面还可以批发零售给无数中小企业,为世界建设一整套基础设施。”
天猫新零售平台事业部总经理叶国晖在近日出席的峰会中也表示,未来天猫的定位是全球品牌数字化转型的主阵地,也是整个阿里新零售的主力军。这意味着天猫将进一步成为阿里巴巴新零售线上线下融合的核心平台。
阿里巴巴方面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大天猫三大板块的划分是进一步明晰内部各业务的界限,但更为重要的是希望通过商业操作系统的打造,以实现类似于盒马等创新数字业务的可复制性。可以看到的是,阿里巴巴此次的组织调整中也进一步在天猫平台上嫁接其庞大的新零售生态。
据调整方案,商超作为新零售的重要布局,未来天猫超市事业群将整合原有天猫超市和淘鲜达业务,并和阿里大生态内的大卖场、超市等合作伙伴紧密合作。此外,阿里还成立新零售技术事业群,整合B2B、淘宝和天猫等的技术力量,形成统一决策,为全面实现新零售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撑。
暗战
“商业操作系统”的打造必然有助于阿里圈定更多的消费用户和消费场景,但阿里组织架构调整或许还源于其正面临着更多B端业务抢食者以及新的电商竞争者的两面夹击。
在阿里宣布组织构架调整的两个月前, BAT中的另一巨头腾讯也高举“扎根消费互联,拥抱产业互联”的大旗,校转航向,构建了一个由技术驱动的、以腾讯云为核心的全新B端阵地—在原有的七大事业群基础上,整合内部腾讯云、智慧零售、安全、地图、医疗、物联网、智能平台等业务成立了“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
事实上,自2017年新零售元年开启后,仅在零售领域,腾讯凭借支付业务和“资本+流量”的优势,在零售线上线下数字化融合领域已经打造出一个以京东和永辉超市为主要抓手的新零售大版图。而腾讯最新披露的2018年Q3业绩显示,其季度营收首次突破8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4%,其中在游戏主业趋于平缓时,涵括支付和云服务的其他业务以54%的营收贡献率成为腾讯业绩“震荡”中的一大亮点。
孵化于阿里内部的阿里云在历经近10年的发展后,不仅与亚马逊云(AWS)、微软云同为全球三大laaS供应商之一,在国内也拿下了近半的市场,亦是阿里巴巴各项业务中增长最快的业务,几乎每个季度保持着100%的增速。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纵览阿里云过去十几个季度的业绩情况,其营收虽然在2018年Q3季度增长至56.7亿元,但其增速呈现下滑趋势,而其亏损则呈现加速趋势。据Eastland统计,阿里在过往12个季度云计算业务总亏损达到24.9亿元,其中有10个亿为2018年前三个季度期内。
此前多家研究机构就曾分析,在中国市场中,阿里云一家独大的局面尚未确立,腾讯云、华为云和中国电信的天翼云等仍有机会后来居上。当腾讯云加大马力抢夺B端风口时,阿里云的此次调整或许也意味着阿里不得不应战。
除了B端业务竞争加剧以外,阿里巴巴的危机之感或许还来自于暗流涌动的电商领域。2018年电商江湖风波再起,原本以阿里和京东两强争霸的格局,在拼多多的快速崛起下,演变成为“三国杀”。拼多多深耕“五环外人群”,在过去的一年里,阿里与拼多多的阻击之战也早已打响。
在今年3月份,淘宝就曾推出特价版手淘,对拼多多发起正式阻击,在该版APP中,无论是“限时秒杀、0元免单”,还是通过邀请好友领红包等社交玩法均被外界视为对标拼多多。此外,在“双11”之前,拼多多创始人达达在朋友圈斥责阿里逼迫其平台上的品牌商家“二选一”,虽然阿里方面予以否认,但该事件也被外界解读为这是阿里在如法炮制此前对京东的制衡之法。
然而,仅在宣布组织构架调整三天后,阿里对拼多多的阻击之战再次升级。11月29日,淘宝在北京举行发布会宣布,天天特价升级为天天特卖,在低价的噱头之外,阿里将杀入拼多多C2B供应链的腹地,以“C2M”的方式针对中小工厂进行数字化改造。
按照淘宝披露的信息,相比拼多多C2B“集中需求+产地直销”的模式,阿里的“C2M”构建在阿里商业操作系统等基础设施之上,并且根据阿里巴巴所积累的数据对产品销量进行预测,从而对产品制作流程、产能等作出更合理的判断。按照规划,未来3年,天天特卖将改造1万个中小型工厂。
但不可忽略的是,通过供应链改造已扶持了不少“拼品牌”的拼多多,其号召力不容小觑。据了解,成立仅三年,如今拼多多就能以年订单逾3000亿元、年活跃买家近4亿的高速增长态势,快速逼近阿里巴巴的6亿活跃用户。
未来双方的“恶战”在所难免。
原创文章,作者:星空财经,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