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NFT、链游还是元宇宙,想象力基本都集中在「颠覆/重构社交网络」上。
作者:链茶馆
无论是NFT、链游还是元宇宙,想象力基本都集中在「颠覆/重构社交网络」上。
从Twitter、Facebook到微信、微博,永远都有挑战者出现(比如子弹短信和马桶TV),但很少有成功者,因为我们对社交网络这个新生事物的了解还不够。
对社交网络很难挑战成功的解释,往往归因于规模效应。基本是套用了梅特卡夫定律——「电信网络的价值与系统连接用户数的平方 (n^2) 成正比」。
也就是说,谁最先达到一定规模,谁就最具领先优势。但现实是虽然有大量前仆后继的挑战者失败了,但我们还是看到有抖音、快手、TikTok等后起之秀成功地吸引了用户的注意力。
这说明我们应该用新的分析框架去理解社交网络——而不是用理解电话网络、互联网等电信网络的方式去理解。
Eugene Wei提出了一个概念——Status as a Service(StaaS),也就是「社会地位即服务」,可以很好地解释社交网络——社交网络提供给用户的不是软件,而是社会地位。
这也就可以很好地解释NFT、链游以及元宇宙。毕竟这三个概念虽然很火,但分歧也很大(比如当大家讨论NFT收藏品是真实价值还是炒作,简直可以划分出两个截然不同世界)。
人是追求地位的猴子
「社会地位即服务」(Status as a Service,StaaS),用一句更直白甚至冒犯的话来讲,就是承认“人是追求地位的猴子”。
这是人们使用社交网络的最真实的动机——尽可能地去追求地位。
所以梅特卡夫定律的规模效应并不完全适用于社交网络。因为电信网络为用户提供的是工具价值,就像超市的商品越丰富,超市的价值也就越高。
而社交网络为用户提供的价值不止是工具型的,还有社会资本——这就涉及到了身份认同、声望等种种变量,并且社会资本是此消彼长的。
所以评估社交网络的价值,要在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的分析框架。
当用户量还很小时,社交网络必须足够吸引人,这往往是由某种工具型的功能来实现(比如微信最开始是凭借可以免费发信息而吸引用户的)。
当用户量达到一定规模时,社交网络必须有非常强烈的网络效应(比如现在用户离不开微信,是因为社会关系基本都放在了微信上,而又想离开微信也是如此)。
总结成一句话就是,「为工具而来,为网络而留」。
我们再来看一下NFT是怎么火起来的。
虽然早在2017加密猫就诞生并风靡一时,但直到2021年才真正出圈。
首先看起来是因为牛市缔造了大量的加密富豪,他们需要把手头的加密货币花出去,所以NFT收藏品价格水涨船高。但这依然不能解释为何NFT收藏品的市场规模的增幅远超加密货币的增幅。
其次有一个原因也很重要,那就是疫情期间大家都是待在家里,所以会倾向于对新兴虚拟产品进行投机,就像当年黑死病爆发时,郁金香泡沫也诞生了——而不是黄金或者其他较主流的资产。
但NFT收藏品的火爆,也离不开另一个往往被忽视的因素——社交属性。
驱动力:社会资本、效用和娱乐
热衷于收藏NFT艺术品的人,要么被攻击为炒作,要么就是装13。
攻击者往往理解NFT的稀缺性(毕竟限量是确确实实限量了),但并不理解NFT的限量为什么能够带来价值。
这是因为NFT的稀缺性是要在社交网络中展示的,而社交网络有三个驱动力:社会资本、效用和娱乐。
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是最关键的驱动力,也就是人们在社会结构中所能得到的资源(比如所谓的人脉)。
虽然我们无法去量化评估一个人有多少社会资本,更难以准确把握这些社会资本是如何从这个人身上流动到另一个人身上,不过作为敏感的社会性动物,我们仍可感知到它的存在。
曝光量、形象展示、外界评价等等都是我们感知一个人社会资本的方式。
在攻击者看来,NFT收藏品可能就是一张稀缺且标价的图片,并没有实际价值。
如果这张图片只是放在硬盘里,那么确实难以体现出实际价值。但如果它存在于社交网络,此时这种稀缺性就有价值了,因为它可供展示。
此时的NFT就像名表、名包那样,不仅稀缺,而且还能将这种稀缺性展示给外界,此时就成为了一种身份象征,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占有这种稀缺性。
反过来讲,这种稀缺性也可以增加拥有者的社会资本——就是人靠衣装马靠鞍的逻辑。
实用性
NFT收藏品具有可供展示的稀缺性,这是它火爆的必要条件,但还不是充分条件。
如果只是具有稀缺性的话,那么确实如攻击者所说,只是有人追捧而已,当热度稍微降下来,就会迅速贬值,所以依旧存在泡沫。
但NFT收藏品作为社交网络的产物,其实还应该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如果说用户是被社会资本吸引到这个社交网络里,那么实用性则保证了用户不会轻易离开这个社交网络。
再次以微信举例,微信提供了大量实用性的功能,从通信到支付到身份ID,有一句话是「互联网的尽头是微信」,总之很多人对微信不满,但很少有人能真正停用微信。
优质的NFT收藏品不止是一张可以展示的图片或者动图,因为NFT具有可组合性,这意味着可以嵌入进无数个场景当中。
当然了,现在似乎并没有很多场景,但是当一切都数字化的时候,也就是进入元宇宙时代,这种多场景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娱乐
人们在社交网络中的所有行为,都可以理解成是一场追求社会地位的游戏,娱乐的作用非常凸显。
这就像我们不能用简单的利益驱动来解释人们为什么会沉迷网络,纯粹是因为足够有趣。
如果说刷剧、看直播是一种被动的娱乐,而游戏则是一种主动的娱。参与NFT,既是一种投资,也是一种有娱乐性质的社交活动。
既然是娱乐,那么不同的群体的偏好极为不同,这也是为什么评价NFT收藏品时,会有那么大的分歧。
当然,虽然NFT收藏品基本都是朝向娱乐的方向探索,但还在非常初步的阶段,未来需要更多的基础设施和组建来支持游戏化。
说了这么多都是在强调,NFT收藏品的核心价值取决于其在社交网络的价值。
那么反过来也可以说,一个好的NFT收藏项目,应该具有社交属性,反之亦然。
本文来自,经授权后发布,本文观点不代表星空财经BlockGlobe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